第447章、使节(1 / 1)

从白蛇传开始 虚数点 1095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从白蛇传开始最新章节!

大人们对形势局势的分析,里里外外可谓透彻。在这一点上,宁采臣也没有什么好补充的。

只是宁采臣想置身事外,却不知道有人却已经盯上了他。

只见一个身着绯袍的大官突然出来奏道:“启禀陛下,无论是联合,还是不与联合都不是当务之急。”

“哦?你说当务之急是什么?”联合的好处,联合的坏处。赵佶已经听烦了,比起这些道理来,他迫切需要先做起来。

这时候的汉人皇帝,也代是统治阶级,是真正的大国心态。什么事,先打了再说。

这与后来那种,嘴上大国叫着。一真要打,便在种种理由下缩了回去。

也许有人说这是成熟的表现,但是仔细看看,其实不过是缺了两个字,“勇气”,打战的“勇气”。

只要是战争,就没有人是包胜的。如果以此为借口,虽然表面光鲜,其实里子却已丢尽。

和平虽然重要,但是没了勇气的和平,不如不要。

不要看大宋给这个岁赐,那个岁贡的。但这只不过是华夏人的劣根姓罢了。

自华夏人建朝以来,哪个朝代没有?只是称呼不同罢了。比如和亲,比如回赐,比如人道援助,比如救灾……

无论人家需不需要,华夏人华夏政斧都要送去,哪怕人家指着鼻子说“咱们不要你们的东西”,也得带着笑脸,拜托送去。

这就是华夏。

所以大宋也就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至少大宋的东西,别的国家可是抢着要的。这可要比宁采臣穿越前,各个单位强制人们为印尼捐款,最后却让人家把东西丢进垃圾堆的时代,要好吧!

汗!扯远了。每个时代总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只看你怎么看了。

再回来。只听那位大臣说道:“陛下,既然辽人已经知道我国欲与金人联合之事,是不是应该派出使节,或安抚,或其他。”

静-

没有人敢说话。

这是任务,还是派人去送死啊!

虽说古语有云: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是那对华夏人而言。

这辽人根本就是野蛮人,他们读过书吗?就是读了,又会遵守吗?不会吧。

自辽人建国,他们可是斩杀了不少使节好不好。而这次更过份,你都要打人家了,还派使节。这不是摆明了让人杀,让人祭旗吗?

不行,我绝对不能出声。

千万不要选我去啊!

每个人都不出声。有可能成为使节的二品官三品官全都低着头,仿佛在这议政大殿中的地面上突然出现了一群蚂蚁。而他们就是观蚁人,观看得是那样的仔细与认真,简直就是沉迷其中,两耳不闻身边事,不可自拔。

就是不适合做使节的一品大臣们,也是目不斜视,双眼似乎在盯着自己前方,又似乎哪儿都没看。

不是他们装模作样,而是这使节一职,从古到宋,都没有确定过官职的。有用普通人做使节的,但是同样也有王爷做使节的。

实在是不好说,官家会不会心血来潮,突然就派出一品大臣去做使节。这并不是不可能。

所以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表现的,越是不起眼,官家看不上越好。

静-气-

赵佶看着这突然静下来的议政大殿,便知道他们不想去。

也是,这差事绝对危险,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可是这差事还真得有人去,不为别的,这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

而且他和童贯也商量过了,就是与金人结盟,也不能让辽人的注意力放在大宋这边。

虽说赵佶做皇帝不是那么合格,但是这国与国之间,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所以他不得不问道:“董爱卿以为这事何人合适?”

一双龙目饱含着热情与期待,仿佛在说:快答应吧!快答应下来。朕全靠你了。

董文路本来只是想提出这么件事,但是却完全没有想到会惹火烧身。

然而他能拒绝吗?

食君之俸,忠君之事。这本是天经地义之事。

要不怎么说,没有质变前的儒学还是有可爱之处的。

就像是崖山跳海的十万军民一样。董文路咬咬牙,就欲应承下来。大不了,也就是提前备上一口薄棺罢了。

只是他却也觉得,怪不得没人点出这事,不是我聪明了一把,而是真正的聪明人根本就不会提。

哼!都是尸位素餐之辈,如此臣子,何来臣子之道。

正当他一脸悲愤,准备应承下这九死一生的差事时,不想坐于一边旁听的太子赵煊却站了起来,只听他说:“启禀父皇,董大人忠君爱国,儿臣有意拜他为师。”

太子拜师,那就是太子的老师了。

其他人立即以一双绿油油的眼睛盯住董文路。

真是因祸得福了。早知道刚才我就站出来好了。

羡慕嫉妒。未来国君的老师,这里面的好处太大了。

天地君亲师。一旦太子即位,太子会薄待自己的老师吗?不可能。

比这些人,董文路的思路却是慢了半拍,虽然他叫文路,但是不等于这种事上,他会有这么好的政治觉悟。

他激动得无以复加,只觉得自己一定要把太子教育成一个贤明的国君。

自己是不行了,但是有一个国君的学生,此生足矣。

赵佶说:“好,太子有心向学,这是好事,朕准了。”

自己儿子好学问,赵佶自然不会反对,反而很高兴。再看董文路。

赵佶点了点头:嗯,这人是个老实人,虽然没有什么急智,但是胜在四平八稳,做太子老师,还是可以的。

不过……

赵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董爱卿做了太子老师,这使节由谁去做?”总不能让人家做了太子老师,又立即让人家出使他国吧!而且还是送死的出使。

赵佶看向朝臣,朝臣们立即齐刷刷玩起了木头人,脸上的羡慕瞬间变成木然。

太子却说:“父皇。知制诰,宁采臣宁大人,年富力壮,正是出使的最佳人选。”

咦?有人得罪了太子吗?

宁采臣得罪了太子,没听说过啊!

(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