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加莱码头(上)(1 / 1)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傍晚的时候,联合使团的成员们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唐顿棉纺织厂的蒸汽机房。

蒸汽机房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但其设计却完全称不上美观,甚至可以说极为丑陋。一片砖石结构的巨大厂房,各种各样、粗细不一的管道从厂房中发散出来,延伸向远处的各个车间,而厂房本身则笼罩在一片蒸汽机转动所产生的巨大轰鸣声中。

不知道为什么,张继第一眼看到这座蒸汽机房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事实上,类似的建筑物,他并不是第一次见到。在由原国营798厂改建的北京798艺术区就充斥着类似的建筑物,798艺术区的永恒主题之一就是对工业文明的解构,因此,那些原本就令人有荒凉、畏惧之感的巨大厂房更被装饰得平添了几分荒诞。

但是,今天不同,看到眼前的这座蒸汽机房,张继只觉得周身的血液仿佛要沸腾了一般,使他激动到颤栗不已。就好像有某种神秘力量的感召,他缓缓向面前的蒸汽机房走去,联合使团的成员们一怔,面面相觑地跟随着张继向蒸汽机房走去。

走进蒸汽机房,联合使团的成员们都被惊呆了,只见氤氲水汽中,满是巨大的、仿佛钢铁怪兽一般的、发出“隆……隆……”声响的、正在不停转动的蒸汽机。”“

事实上,除了阿灵阿、孙家成、李启模这样的、视机器为“奇技淫巧”的守旧派官员,郭嵩焘、刘坤一、胡林翼、张树声、沈葆桢这样的‘新政’派官员以及乔致庸、盛宣怀、农德孟、容闳、胡居才这样“官督商办”企业的负责人对于机器非常熟悉的,顺通织布厂、诚通纺织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大清铁路运输公司和大清远洋运输公司这些经由他们推动、扶持建立或者由他们进行管理的“新政”企业就都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机器。但是,他们仍旧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因为,当时的中国,还仅仅只是站在工业化的大门口而已,其机器生产的广度与深度都还远远无法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相提并论。这些巨大的、系统化的机器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甚至根本就不敢、也无法想象。

即便是从小就享受这第三次科技革命丰硕成果的张继,也不由得对这些钢铁怪兽心生敬畏。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对工业文明的解构能够成为798艺术区的永恒主题之一,因为,工业文明就象征着力量,而压迫往往是力量的伴生品。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展、成为“日不落帝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看到联合使团的成员们那一副震撼不已的表情,比尔·盖特纳由衷地感觉到自豪,他指着其中最大的一台蒸汽机,笑着对张继说道:“张先生,诸位,这台蒸汽机是这座蒸汽机房里历史最久、体积最大的,建造于1821年,距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虽然它的功率已经不是最强的,却依然昼夜不倦地发挥着作用。可以说,它是一座活着的蒸汽机博物馆。可以说,它是一台活着的工业革命的见证。”

张继走上前,伸出左手,缓缓地贴在那台蒸汽机的表面,慢慢地摩挲着,就好像是在抚摸一匹上等的绸缎。渐渐地,他将耳朵附在那台蒸汽机上,闭上眼睛,仔细聆听着。…,

良久,张继转过身来,两眼中放出一丝异样的神采,笑着对联合使团的成员们说道:“你们都来听听,听听这“日不落帝国”的脉搏,听听这“工业时代”的胎动。”

……

随后的两天,联合使团的成员们又在比尔·盖特纳和理查·张伯伦的陪同下参观了朴茨茅斯的德雷克造船厂,亲自体验了英国皇家海军强大实力背后的物质基础。

紧接着,他们告别了比尔·盖特纳和理查·张伯伦,乘坐“号角”号商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在加莱登陆,踏上了此次赴西洋诸国考察‘新政’的第二站法国。

……

加莱是法国在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也是英、法间贸易的重要通道,素有“大西洋上的明珠”之称。

在联合使团的成员们抵达之前,法国外交部就已经收到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礼部和理藩院的咨文,因此,早早就组织了加莱的行会、商会领袖们在码头上迎接。

待到联合使团的成员们下得船来,法国外交部的官员们和加莱的行会、商会领袖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列阵相迎的仪仗队还开始奏响《马赛曲》。

听着雄浑激昂的《马赛曲》,张继心中思绪翻腾,不由得想起了三年前(同治四年,1865年)第一次登上加莱时的情景。

当时,“潮州会馆事件”和“广西乡民事件”刚刚爆发,一支英军舰队突然出现在塘沽海面往返巡弋、耀武扬威,中英、中法之间大战在即。为了促使法国保持中立,以便尽可能集中优势兵力对付威胁更大的英国,张继向奕和曾国藩提出,自己作为全权代表赴英、法议和。奕和曾国藩支持了张继的请求,命令张继以奕幕僚的身份,以‘与各国商谈贸易事宜’为借口,对法国进行非正式访问。最终,张继获得了在法国国民议会演讲并会见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机会,凭借其高超的外交手腕,得到了拿破仑三世和法国国民议会的信任,成功地化解了危机,促成法国在中英战争中保持中立,也建立起了中国与法国的非正式盟友关系。

不知不觉中,三年已经过去了。这三年,是“新政”推行的关键三年,是中国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军事力量获得飞速发展的三年。当自己再一次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时,张继发现自己的心境已经大不相同了,当初的自己不免惴惴不安,现在的自己却意气风发,这一切全赖自己身后那来自日渐强盛的祖国的强有力支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