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 牌楼和(1 / 1)

步步封疆 步步封疆 1607 字 11个月前

91看书网 www.91ab.top,最快更新步步封疆最新章节!

孤男寡女在办公室里,容易引发联想。叶之然问了她几句服装厂的情况,就送她出办公室。

马艳丽下楼后就脚步轻快地往小区外走。虽然被叶之然呵斥了几句,但她觉得自己身上多了根“贱”骨,被他骂过之后,又被他在臀部打了一掌,心里却没来由的有点欢快。

在经济小区门口,一个“面熟陌生”的中年人叫了一声:“马艳丽。”使她停住了脚步。

“面熟陌生”是常嘉的方言,意思是对方虽然见过几面但叫不出名字。

马艳丽了他,迟疑地问:“有事?”

“马艳丽,我是火柴厂的周建平啊,和你妈一个车间的,你结婚时我喝过喜酒。”

“哦,是周师傅。有事吗?”马艳丽想起来了,笑着问。

“你妈和你说起过吧?火柴厂现在不行了,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我想自己搞个小厂,专做特色火柴,供宾馆、饭店用。听说经济小区的政策优惠,来了解情况。你和小区的负责人熟吗?给我介绍一个熟人,我好去咨询咨询。”

经济小区的服务很到位,对小区工作人员来说,周建平就是客户。面对客户,小区从待人接物都有明确的规范标准。“热情、主动、细致”是叶之然给经济小区工作人员提的最基本要求。不过,国人的习惯思维就是“熟人好办事”。

马艳丽见是母亲的同事,就热情的带他进了办税大厅隔壁的接待处,把周师傅介绍给一个熟悉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问:“周师傅,你想注册的工厂名字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我觉得老k火柴厂就不错,牌子叫起来响亮。”

“周师傅,这个更像是个商标名称,国家工商局规定企业名称必须使用中文的······”

见工作人员开心热情地和周师傅交谈起来,马艳丽打个招呼先走。出接待处门口时,她心里隐隐的有种感觉,似乎让她捕捉到了什么要紧的东西,似乎与“老k”有关。

“老k、老k······kk,kk?”

她脑中忽然灵光一现,“凯凯?对!凯凯牌西服!多响亮的名字。”马艳丽兴奋起来,就用“凯凯”西服这个名字!服装厂的商标注册问题困扰了她很久,还搞过一个征名活动,但她始终不满意。没曾想今天无意中一个老“k”让她捕捉到智慧的火花。“凯凯”多响亮、多容易上口的名字!这一刻,她仿佛感觉到“凯凯”西服即将享誉神州大地。一种对成功的渴望和憧憬向她扑面而来。

下午二点整,司机准时送叶之然到县委招待所一号别墅接二老。车子在20国道拐了个弯,驶入健康路,往前再到秀洲街。马石乡经济小区就在秀洲街北边,占地四百亩左右。

车到秀洲街时,王蒙国连连叫停。司机刹住车后,叶之然问:“王董,你想这里下车?”

“对对,这里下车。”王蒙国很满意叶之然的机灵。

叶之然便从副驾驶座出来,给二老打开车门。王蒙国和邱素珍钻出车门,两人似乎心有灵犀,相互对视了一眼,就着秀洲街和健康路交叉路口西北角的一处牌楼久久不语。

这座牌楼存在很久了,被常嘉县政府作为文物保存了下来。叶之然印象中记得牌楼是以前常嘉某望族的界楼。估计是这座牌楼勾起了两位老人的回忆。

两人了一会牌楼,王蒙国感慨地说道:“叶乡长,这座牌楼当年是我们王家和邱家的界楼,牌楼所在的那条街以前叫邱王街。牌楼东面是邱家的,西面是王家的。当年,我和素珍结婚,送亲的队伍送到牌楼,还曾经出了个笑话。”

抚今追昔,邱素珍连连点头。

叶之然就建议道:“王董、邱董,那我们就步行过去吧。”

三人走到牌楼下,王蒙国和邱素珍又是一阵感慨。

王蒙国对叶之然笑笑道:“四九年,我们也是在这座牌楼下做最后告别的。”

解放前,杀土豪、杀劣绅,枪炮将他们赶到了tw,如今又将他们当做财神菩萨一样迎回来。这是历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需要,不足为怪。叶之然自然也不会对他们产生别的想法。

叶之然理解他们的感触,但不接这个茬。他指着牌楼北边的一道围墙说:“王董,围墙东边就是经济小区,占地四百亩。那里有经济小区的办公楼、服务场所,还有入驻小区的数家科技型企业。”

王蒙国对经济小区却不感兴趣,指着围墙西边的一大片农田,问:“这片土地县政府有规划了吗?”

叶之然想了想,说:“好像有个变电站设在这个区域,其他的还没规划。”

王蒙国道:“我对这块地很有兴趣。叶乡长,你来,这块地的北边都是农田,非常开阔,可以留着发展用地。南边和西边都可以接上20国道,离火车站也近。”

叶之然暗暗点头,道:“王董既然中了这块地,县委、县政府和乡政府都会全力支持您拿地。这块地大约也有四百多亩,王董打算都拿下吗?”

“我计划在这块土地上建一个科研大楼、五个车间、一个生活区、一个辅助区域。四百亩地正合适。”王蒙国回答完叶之然的话,又掉头问邱素珍:“素珍,这块地民国早期都是我们王家的田地。”

邱素珍点头说:“我知道的。这样也好,你又重新租下这块土地,在祖宗的土地上创业,至少占了地利人和的优势。”

王蒙国就叶之然一眼说:“叶乡长,这块土地适合建厂,接下来就要常嘉县政府有多少诚意了。长江省有不少地方政府动员我们去投资。回tw前,我们还准备去上海考察。”言下之意,他们的选择还是很多的,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王蒙国是成功的商人,商场和官场向来由尔虞我诈,城府深厚的两群人构成。对“三十六计”运用的滚瓜烂熟。这招“欲擒故纵”在王董手里就显得举重若轻。

况且,商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不这样说才显得不正常。叶之然深谙其中的奥妙。他点头说:“请王董、邱董放心,我的心和二老是连在一起的。这么大的投资,如果没有地利人和的优势,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你们当然不会贸然投入。任何投资都是要追求回报的,否则就不是投资,而是做慈善。县委县政府完全能领悟这一点的。”

“而且,唐书记已经反复对我作过指示。王董的投资不仅将给常嘉带来税收,拉动当地科技产业的发展。还可以给常嘉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对地方政府来说,经济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是最重要的二项工作。县委、县政府必然会深刻体会二老的投资意味着什么。”

王蒙国不置可否,笑笑说:“常嘉县委派你来当说客,也算是人尽其用,有点眼光。”

叶之然老脸微微一红,说:“王董、邱董,晚上县委唐书记要请二老吃饭,借以表达常嘉人民的热情好客,务必请二老赏光。”

王蒙国取笑道:“我们还要和常嘉县领导洽谈投资项目,对这顿饭倒不会推辞,小叶不要怕我们故意为难。”

他又说道:“有人请吃饭总是好事,又不是四九年的时候,请我们吃子弹。”

邱素珍在旁说道:“你就别和小叶说这种玩笑话了,小叶人实诚,还以为你对当年的经历耿耿于怀。”

叶之然趁势说道:“是啊,王董,我们不必纠缠于历史,都朝前吧。战争年代有其特殊性,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合作双赢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王蒙国付之一笑,对叶之然说:“小叶乡长,我们到田头。”

十一月底,江南的水稻都已收割,大田重新耕种上小麦。这个时候,小麦才刚刚发芽。王蒙国在麦田边走了数十米路,停下脚步对邱素珍说:“素珍,不管在不在常嘉投资,我们都要在这里买房子住下来。人老了,重新回到这片土地,感觉特别的安宁,这也算是倦鸟思归吧。”

叶之然接口说道:“王董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您是个念旧的人。”

王蒙国说道:“你也别王董、邱董的叫了,以后就叫我老王可以了,我叫你小叶。”

叶之然诚惶诚恐地说:“那怎么成,我称您为王老吧。”

邱素珍笑笑,问叶之然:“小叶是本地人吧?”

叶之然道:“我是广北市金山县人。”

邱素珍目光一闪,道:“原来你是广北市人,在省城,我们见过广北市委书记和市长。”

叶之然心里一惊,原来广北市领导消息也很灵通,已抢先联系上了王蒙国,这可是个重要情报。他不动神色地说:“广北市地理环境和这里差不多,广北市能提供的优惠条件,我们嘉南市也能提供。王董、邱董,我说话做事喜欢直来直去,二老如果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不妨先和我说一下。只要不违反中央的大政策,我相信常嘉县委、县政府会创造条件来满足二位的投资愿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